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33.后来,我给他们看了各种鸟的图片,既有大的也有小的,都是我们地球上所见的那种。因为在来世,这类事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。一看到所展现的这些鸟,他们一开始想改变它们,但后来却以它们为乐,感到满意。这是因为鸟表示事物,一种他们凭着那时所感受到的流注而觉察到的事物的知识。所以他们不再使之变形以避免把它们带入记忆。再后来,我被允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最漂亮的花园,里面挂满灯台和灯笼。于是,他们停顿下来,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,因为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。这清楚表明,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物质事物,只要这些事物在属灵意义上的含义同时被暗示出来。事实上,属灵意义所传达的事物并非完全抽象,因为属灵意义要由这些物体来代表。鸟表示理性、聪明、思维、观念和认知的事物(AC 40, 745, 776, 778, 866, 988, 993, 5149, 7441)。这些照鸟的属和种而各不相同(AC 3219)。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(AC 4638, 9548, 9783)。
3804.“拉结就跑去告诉她父亲”表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。这从“跑去告诉”和“她父亲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跑去告诉”是指对让人知道的情感,在这种情况下是指出于承认的情感;“她父亲”是指“拉班”所表示的良善。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由拉结来代表,她表示对内层真理的情感。因此,这些话表示藉着内层真理的承认。此中情形是这样:雅各所代表的良善,即属世层良善的存在,和一般所有良善一样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,但它的品质若不藉着真理,就无法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。因为良善通过真理获得自己的品质,因而藉着真理为人所知并得到承认。在真理被植入在良善中之前,良善不会变成被称为仁之善的良善,并且被植入在良善中的真理的性质就决定了这良善的性质。
由于这个原因,一个人的良善,尽管看上看和别人的一模一样,其实并不一样;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两个人的良善是一样的。人的脸也一样,情感大部分表现在脸上,全人类没有哪两个人的脸是一模一样的。真理本身可以说构成良善的脸,而这张脸的美丽就是由真理所取的形式而产生的;但脸上的情感是由良善产生的。所有天使的形式都是这样,人若出于内在生命而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,也会是这样。人被造为这种形式,因为他照着神的样式和形像被造;那些重生之人的灵就是这种形式,无论他们的身体看上去是什么样。由此可见,良善藉着内层真理被承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。
991.“海里一切的鱼”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。这从“鱼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在圣言中,“鱼”表示源于感官事物的记忆知识或事实。因为记忆知识或事实有三种:真正理解的、理性看到的和来自感官的。这三种都被播种在记忆中,确切地说,被播种在不同类型的记忆中,并在重生之人里面被主通过内在人从记忆中召唤出来。当人活在肉身时,来自感官事物的这些记忆知识或事实会进入他的意识或感知,因为他基于它们进行思考。其余的更为内在,不会进入感知,直到人脱去肉体,进入来世。关于水所滋生的鱼或爬行物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,可参看40节;关于“鲸鱼”或大型海洋生物表示这些知识或事实的总源头或总类别,可参看42节。此外,这几点从以下圣言经文也明显看出来。西番雅书:
我必使人和牲畜灭绝,我必使空中的鸟和海里的鱼灭绝。(西番雅书1:3)
此处“空中的鸟”表示理性概念,“海里的鱼”表示低级理性概念,也就是来自感官记忆知识的人类思维,或从感官所提供的事实中发展出来的人类思维。
哈巴谷书:
你必使人如海中的鱼,又如没有管辖的爬行物。(哈巴谷书1:14)
“使人如海中的鱼”表示使他完全依赖感官。何西阿书:
因此,这地必悲哀,其中所有的居民、田野的野兽、空中的飞鸟,都必衰萎;就是海中的鱼也必被收尽。(何西阿书4:3)
此处“海中的鱼”表示由感官事物所产生的记忆知识或事实。诗篇:
你把一切都放在祂脚下;就是田野的牲畜,空中的飞行物,海里的鱼,凡经行海道的。(诗篇8:6-8)
这论及主在人里面掌权;“海里的鱼”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。“海”表示知识或认知或事实的汇集(参看28节)。以赛亚书:
渔夫必哀哭,凡将鱼钩投在河里的,都必悲伤,在水面上撒网的也必衰弱。(以赛亚书19:8)
“渔夫”表示那些只信靠感官事物,并从这些事物中孵化出虚假的人,因为主题是埃及,或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